8月28日,在2025黄金矿业技术大会上,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杨真亮介绍,依托复合格架波状构造控矿模式,成功破解了胶西北地区深部找矿的关键难题,并在实践中取得重大突破。
“深部成矿规律不明、海量数据难梳理,曾是制约我国‘攻深找盲’的瓶颈。”杨真亮用一组数字说明难度:研究区累计钻孔2232个、进尺1837640.26米,坑探工程165633.23米。此外,矿石与围岩物性差异小、深层覆盖下接收致矿物探异常信息微弱也是影响我国深部找矿的重要难题。为突破这些瓶颈,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构建了复合格架波状构造控矿模式。
杨真亮介绍,该模式以时空等间距性原理为核心支撑。波峰带和波谷带之间是相互的,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波长也是固定的。波浪运动在空间上留下近等间距印记,时间上呈现周期性,被称为时空等间距原理。
“它合理解释了地壳中众多等距分布现象,并有效指导深部成矿预测。”杨真亮表示,结合地壳波浪状构造镶嵌学说,揭示焦家式金矿控矿构造演化规律:焦家式金矿控矿构造雏形为晚侏罗世中地壳上部层次存在的一组波状起伏的地壳不连续面,即薄弱带,是玲珑序列花岗岩岩床的定位空间。早白垩世以来伴随着强烈的隆升逐步被抬升至上地壳浅部层次,并实现由韧性-脆韧性-脆性断裂的转变。断裂带中可见脆、韧性构造岩并存,是控矿构造复杂演化历史的反映。
依托这一模式,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根据上下盘岩体及蚀变带大物性差异,采用重-磁-电(广域/大电磁)联合反演技术,结合二/三维地震构造界面解释,精准刻画深部波状构造格架,并创新应用坡度提取法、构造形变提取法,高效识别构造转折端(波谷),精准锁定矿体富集区。
杨真亮指出,根据复合格架波状构造控矿模式,在纱岭项目中,新增金金属量389.275吨,主矿体深度位于1000米~1500米区间。成果鉴定指出,破解了制约深部找矿的关键技术难题,开拓了深部找矿新空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招平断裂带北段水旺庄-李家庄矿区,提交金金属量200余吨,成果鉴定认为,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